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人物

峨眉“许三多”辅警周万强:退伍不褪色,马路成了他的新“战场”

时间:2025-09-12 来源: 作者:

本网讯 李佳芳 通讯员 峨公宣

  在峨眉山市繁华喧闹的街头,你或许见过他——皮肤黝黑、身姿挺拔,穿梭在车流人海中指挥交通、扶老人过街、帮群众救急。他叫周万强,是一名普通的辅警,却成了当地人交口称赞的“网红”。战友说他“傻”,领导说他“倔”,群众说他“亲”,而他却说:“我只是个退伍兵,那些小事都只是举手之劳。”

“许三多”在马路:认死理、干实事的“岗组长”

  “他就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单纯、执着、样样拔尖。”绥山中队指导员何平这样评价周万强。2012年入伍,2017年退伍,五年军旅生涯中,他荣获优秀士官一次、立三等功一次。部队培养的责任担当和过硬体能,成为他做好辅警工作的坚实基础。

  如今作为城区中队重要点位的“岗组长”,周万强是让领导“最放心”的骨干力量。但他那种“认死理”的劲儿——认为对的事情就急着处理,有时也让领导“有点头疼”。何平说,“但正是这种‘轴’劲儿,才让周万强成为了周万强。”

“他也帮过我!”:市民口中的暖心交警

  2025年9月的一个晚高峰,峨眉山市名山西路一辆汽车爆胎抛锚,女司机不知所措。周万强巡逻发现后,二话不说拿出工具,十几分钟就换好备胎,然后默默返回疏导交通。这暖心一幕被拍下并发布到网上,竟引发网友纷纷共鸣:“他也帮过我!”

  这样的好事,周万强做了不止一次。2025年7月17日,他在报国路巡逻时发现一位老人因高温和低血糖而晕倒摔伤,头部出血。他立即跪地为老人扇风降温,疏散人群保持空气流通,呼叫支援疏导交通,并协助赶来的医护人员将老人抬上救护车。

“扛面粉的交警”:执法有温度,群众当家人

  周万强的辖区包含路况复杂的峨眉山市综合市场,周边路窄车多、商铺林立。一次,一辆货车下货时间较长,周万强没有立即开罚单、没有训斥,而是默默上前扛起50斤一袋的面粉,加快进度。司机愣住了:“哪有交警帮扛货的?”他擦汗一笑:“咱们快点,路就通了,大家都方便。”

  他经常说:“我不是‘管’人的,我是来服务的。”他从部队学到的心肺复苏技能,在街头救助中派上了用场;他帮妇女抱孩子冲进医院、陪老人找家人。他把自己服务的群众当家人,扮演着哥哥、叔叔、儿子……这种角色转换每天都在上演。

军装变警服:褪的是颜色,不褪的是本色

  辅警工资不高,身边有人劝他换工作,周万强却摇头:“我有‘制服情结’,穿着它,心里踏实。”妻子怀孕,父母健在,他坦言经济压力不小,但精神上的富足更珍贵。

  创文创卫期间,他一天执勤20个小时,查头盔、拆雨篷、查酒驾,被人骂过“多管闲事”,却从不还嘴。“部队教会我忍耐,群众慢慢会理解的。”

他们的藏蓝信仰:退役军人筑起城市安全网

  指导员何平介绍,在峨眉山市交警大队城区中队,像周万强这样的退役军人辅警占比高达80%。他们将军队的优良作风融入日常警务工作,形成了独特的“兵班长”带班模式。部队培养的应急处突能力,让他们在处理交通事故时更加沉着冷静;军事训练打造的过硬体能,使他们能够承受一天20小时的高强度执勤;军队熔炉锤炼的责任担当,让他们在面对群众急难愁盼时总能挺身而出。

  何平表示:“退役军人政治素质过硬、纪律性强、吃苦耐劳,是基层警务工作的重要力量。”

新征程:默默离开的背影,深深扎根的心

  无论是护送误食蚊香液的孩子就医后悄悄离开,还是为爆胎车主换好轮胎后默默返回岗位,周万强总是那个做完好事不留名的“幕后英雄”。而周万强的事迹是这支退役军人辅警队伍的缩影,他们已然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力量,分布在峨眉山市的大街小巷各个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退役军人的价值。

  “穿过军装,一辈子都是人民的子弟兵。”周万强的话道出了所有退役军人辅警的心声。虽然褪去了军装,但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虽然岗位平凡,但守护平安的使命始终在肩。这群“最可爱的人”正在新的战场上,继续书写着军人本色不改、忠诚永不褪色的动人篇章。
 

编辑 李佳芳

本网概况 | 通知公告 | 投稿专区 | 人才招聘 | 对外联络 | 法律声明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中国法治文化网 zgfzwh.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