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如灯,照亮前行之路;坚守如炬,温暖一方民心。在宜宾公安队伍里,有这样一位“身边榜样”——他扎根基层17载,从田间地头的“刘公安”到守护生态的“刘大队”,岗位更迭、身份转变,却始终以初心守民心、以担当护平安。从警以来,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荣记个人嘉奖4次,2023年被评为“四川省最美基层民警”。他就是2024年二季度“宜宾好人”(敬业奉献类)、宜宾市公安局叙州区分局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刘洋。
危急救援:寒冬里的警服,裹着民心的温度
2011年初,刘洋在宜宾县泥溪镇派出所工作。“记得那是我值班的一个周末清晨,刚接完群众电话,心就揪了起来——乐宜高速公路(在建)上有小汽车侧翻,车轮撞掉、车辆冒烟,情况太危急了!”警情就是命令,他火速驾车赶往现场,只见一辆黑色小汽车因失控撞击路边护坡,侧翻在路边排水沟中,车身严重变形,两只前轮已撞飞,车内有伤员被困,现场还弥漫着浓烈的汽油味。
面对险情,刘洋迅速行动:一边组织人员抢救车内伤员,一边紧急联系120急救,同时通知辖区交警中队到场处置。疏散群众、防范车辆爆炸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位女子伤势严重且身体不停发抖,当即脱下警服披在她身上,自己仅穿着一件薄体恤。周边群众见此情景,也不顾严寒纷纷脱下衣服,为其他伤员保暖。“等待后续救援时,风刮在身上是冷的,但看着大家互相取暖的样子,心里满是暖意。”刘洋回忆道。
扎根基层:从“新民警”到群众信赖的“刘公安”
2008年,初入警营的刘洋背着行囊走进叙州区泥南镇派出所。面对陌生的基层工作,他一头扎进群众中:白天跟着老民警走村入户,把村民的难事、愁事记在笔记本上;晚上挑灯钻研业务,将法律条文、办案流程刻进心里。“急群众所急,解群众难题”,凭着这份实干,他很快和村民打成一片,“刘公安”的称呼也成了群众对他的认可。
从2008年到2022年的14年间,刘洋的足迹遍布叙州区7个基层派出所,横跨近百里、覆盖近100个村落,还曾在4个派出所主持工作。无论到哪个乡镇,街头巷尾、山间田边总有他的身影:调解矛盾时,他是耐心的“和事佬”;老人迷路时,他是贴心的“护送员”;面对违法犯罪时,他又化身铁面的“守护者”。“基层苦,但看到群众的笑脸,就值了。”这是刘洋常挂在嘴边的话。
抢险救灾:洪水中的“抱猪民警”,用行动护民安
“群众的安危,比什么都重要。”在刘洋心中,“护民”不仅是打击犯罪,更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由于岷江上游持续降雨,导致下游岷江边的叙州区柏溪街道翠河社区河边组将大面积被淹。根据工作计划,水淹区人员和财产,必须在洪水到来前全部转移。
8月16日晚,时任喜捷派出所民警的刘洋带领所内人员行动:除留下2名女警员值班外,其余15名民、辅警全员出动,与柏溪街道办事处、翠河社区工作人员一道,逐户走进村民家动员撤离、协助打包搬家。那一晚,所有进村工作人员通宵达旦连轴转,最终确保90余户300余名村民全部安全撤出岷江水淹区。
8月17日上午10时许,刘洋带领民警开展第三次排查,发现一户村民仍在慌乱搬东西。上前询问才知,该村民家劳动力不足,大牲畜转移成了难题——家里一头母猪和十几头仔猪还没找到转移办法。街道办工作人员先劝走老人和小孩,随即联系货车赶来,可江水上涨速度远超预期,货车刚到附近,道路就已被洪水淹没,生猪运输计划彻底落空。大家先帮忙转移完家禽,可看着猪圈里的生猪,村民夫妇坚持“猪不走,我们也不走”,情绪愈发焦急。
“不能让群众既丢家又损财产!”刘洋当即拍板想办法。“因路被淹没猪没办法运走,他们两口子就不走,我们派出所和街道办人员就想办法把猪给他抱上了二楼。”刘洋在访谈中回忆道。他先带头引导,顺利将母猪赶进村民家一楼客厅;可十几头仔猪受了惊吓,在猪圈里乱窜不肯出来。眼看洪水即将漫到猪圈位置,刘洋没再多想,直接钻进猪圈,其他民警和工作人员也紧随其后,一人抱一头仔猪往二楼送。“每头猪约五六十斤重,它在怀里动得厉害,不好抱。”刘洋说,好在人多力量大,仅用十来分钟,所有仔猪就全部安全转移,而他和同事们的警服早已被汗水、泥水浸透。
攻坚破案:以“真功夫”筑牢平安防线,用“温情”守护弱小
“基层派出所是打击犯罪的前沿,守住这里,就是守住群众的安全感,尤其是要护好老弱妇孺这些弱势群体。”面对各类违法犯罪,刘洋始终以“零容忍”态度攻坚,既当“破案尖兵”,也做“暖心卫士”。
守护“养老钱”:揭穿“养生碗”骗局
2015年12月,古柏镇凉水村多位留守老人报警:一伙外地人以“免费送养生碗”为名,骗走了养老钱。时任古柏镇派出所所长的刘洋立刻带队调查,可该团伙反侦察意识极强,审讯陷入僵局。他当即启动“白+黑”模式:白天与嫌疑人周旋,突破心理防线;晚上汇总证据、梳理线索,连轴转3天3夜。最终,13名诈骗成员全部落网,8名主犯被惩处,10.2万元赃款尽数返还老人。
此前,他还曾牵头侦破另一起“养生碗”诈骗案:一伙人用“农药变清水”的骗术(将农药藏进袖口卫生纸,再倒纯净水伪装“排毒效果”),诈骗70多位村民。刘洋带领民警循线追踪,从宜宾追到自贡、重庆、云南等地,抓获11名嫌疑人,为村民挽回损失。“绝不能让老人的养老钱打水漂。”这是他办案时最坚定的信念。
守护“成长路”:为受害女童撑起“保护伞”
2015年5月,刘洋接到商州镇某小学负责人报案:怀疑该校有学生被性侵。接报后,他立即组织干警赶到现场,经细致调查发现,受害学生是一家三姐妹,分别就读该校五年级、三年级、一年级,均为留守儿童,平日与爷爷奶奶生活,因家庭贫困几乎没有零花钱。学校离家几公里山路,三姐妹每天需徒步往返,而嫌疑人闫某的家恰在她们上学的必经之路上。
独居的闫某被罪恶之念驱使,竟用一元、两元的零花钱诱骗不谙世事的三姐妹进屋,实施抚摸猥亵、强奸犯罪,性质极其恶劣。刘洋带领团队迅速固定证据,全力侦办案件,最终让闫某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罚。
“正义不能只停留在破案上,孩子们受伤的心灵更需要被呵护。”深知三姐妹处境的刘洋,没有止步于案件办结,而是积极联系民政部门及爱心组织,为她们搭建结对帮扶渠道,用持续的关爱与知识陪伴,一点点抚平孩子们的创伤,真正实现法律效应与社会效应的统一。
守护生态:从“平安卫士”到“生态守护者”
2022年7月,刘洋调任叙州区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肩上多了一份守护生态的责任。他以打击食药环森知领域违法犯罪为己任,按照“昆仑”专项行动部署,结合“火案攻坚”“保护生态”行动要求,带领队员严打违法行为。
期间,他带队侦破部督“2022.2.25生产、销售假药案”,斩断危害群众健康的“毒链”;查处“曹某非法采矿案”“聂某滥伐林木案”,守住绿水青山;侦办“陈某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案”,维护市场秩序……任职以来,他带领团队侦破厅督级以上案件多起,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为“长江保护”“净废清川”“护航大运”作出突出贡献。
舍家为业:藏在荣誉背后的“亏欠”
从警17年,刘洋收获了诸多荣誉: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4次,获评宜宾市第三届“十佳平安卫士”、2023年“四川省最美基层民警”。但荣誉背后,是对家人的满心亏欠——父亲突发疾病时,他在办案现场;爱人生孩子时,他在执勤;就连周末想陪孩子,都成了“奢侈事”。
“父母老了,孩子大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前行的最大动力。”刘洋说,身边无数基层民警都在“舍小家顾大家”,自己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员。
17载从警路,刘洋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守护平安,用坚守诠释“敬业奉献”的真谛。他的故事证明:平凡岗位上,只要心中装着群众、肩上扛着责任,就能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编辑 李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