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人物

 90后女警林莎莎:7载扎根叙州基层,以坚守温情织就平安网

时间:2025-10-01 来源:中国法治文化网 作者:李佳芳 罗贵森

  在宜宾市公安局叙州分局长江大道派出所,有这样一位90后女警:她用脚步丈量社区每一寸土地,手绘门牌号地图破解“城中村”管理难题;她以专业筑牢治安防线,守护校园、医院等重点单位安全;她在平凡岗位上坚守7年,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刻进每一件小事里。她,就是警务队队长兼中渡口社区民警林莎莎。

初心萌芽:从“母亲的骄傲”到“自己的信仰”

  林莎莎的从警路,始于母亲朴实的认可。“警察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官,能蹲在巷口听老人诉苦,能帮着找丢了的钥匙。”母亲眼中,警察神圣而温暖,总把她的浅蓝色执勤服找出来让她展示,再小心翼翼叠好,逢人便说:“我女儿当警察,妈走到哪儿都骄傲。”

  这份“骄傲”的重量,直到大三在乐山井研县实习时,林莎莎才真正读懂。跟着乐山市井研县刑大技术中队的师父出警,她第一次走进制毒窝点——两层小楼里飘着呛人化学味,师父把厚重防护服塞给她:“穿严实点,证据不能少,你自己也得保护好。”她蹲在地上翻查包装袋,汗水淌进眼里也不敢分心;面对纵火案烧焦的门窗、故意杀人案外围的群众,师父“给老百姓一个说法”“对得起受害者”的叮嘱,让她明白“打击坏人”不是空话,而是为受委屈者撑腰的责任。

  更幸运的是,她的爱人也是宜宾公安的一员。两人是警校同桌,曾一起在图书馆背法条到深夜,在训练场练队列到腿软。如今虽不在同一辖区,却总在出警后互发“平安”:深夜处理完邻里纠纷,她会收到爱人的视频,镜头里他还在整理案卷,笑着说“今天抓了偷电动车的,老百姓挺高兴”。这份“战友”情谊,让“当警察”从母亲的期待,彻底变成了她心底炽热的信仰。

基层攻坚:用“笨办法”啃“硬骨头”,手绘地图连民心

  2019年10月,入职刚一年的林莎莎接到重任——负责叙州区天池、金江社区“城中村”警务工作。这里人口流动大、门牌号混乱,“穿半天都穿不出来”,连老民警都犯怵,此前登记多凭经验,导致人员信息与实有房屋严重脱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林莎莎没打退堂鼓,选了最“笨”也最有效的办法:上门走访。

  那年七八月,叙州烈日把路面晒得发烫,林莎莎揣着笔记本、提着小喇叭,从清晨走到深夜。住户白天打工不在,她就利用下班、午休时间再跑;居民心存戒备不愿开门,她就站在门口拉家常,把家庭成员、房屋结构、邻里矛盾一一记在本上。汗水泡透警服、脚底磨出水泡,她全然不顾,还利用休息时间一笔一画手绘出精确到门牌号的“街路巷图”,清晰标注“这边是几栋、这边是几号”。

  这张凝聚心血的地图,成了社区管理的“活字典”:处警时能精准定位,避免“找错门、跑冤枉路”;服务群众时能快速对接,张大爷腿脚不便、李阿姨孩子入学安全、王师傅和赵师傅的楼道堆物纠纷,她都记在心里、落在实处。年均1000余户的走访量,让她成了居民眼里的“自家人”,大家常说:“林警官来了,事儿就好办了!”这张图至今仍在使用,还解决了连村干部都因“号数太乱”无法分拣的难题。

温情守护:蹲在尘土里找钱,在小事里暖民心

  林莎莎的为民情怀,藏在一件件“小事”里,也刻在群众的温暖回忆中。她还记得收到第一面锦旗的那天——当时她第一次独立带队处理盗窃警情,叙州辖区一家茶馆的张大姐攥着围裙直掉眼泪:“刚从银行取的五千块,转身就没了!店里没监控,就看见一个男的从巷子出来,可他身上没找到钱。”案发正值正午,街上行人稀少,线索寥寥。

  林莎莎先陪着大姐翻遍包、柜台缝隙、桌椅角落,甚至门口花盆边,都没见钱的影子。突然想起大姐说嫌疑人从巷子出来,她立刻排查茶馆旁的断头巷——这里有两米高的铁皮隔离带,还堆着砖块和废纸箱。她让同事守在巷口,自己蹲下来一点点摸,连松动的砖都没放过。查了十多分钟,大姐劝她“算了”,可她想着“这是老百姓的辛苦钱”,咬着牙继续找,终于在铁皮后的砖块下找到了现金。大姐接钱时手都在抖,后来专程送来了锦旗:“原来为群众办事,就是蹲在尘土里搬砖的坚持。”

  在天池派出所任职时,林莎莎更是把辖区变成了“自家院”,能自信地说出任意一条街、一个门牌号的具体位置,“不需要查标准地址”。这份“活地图”般的熟悉,源于她先后管理多个社区,几乎所有信息都经她手,日积月累便了然于胸。

岗位进阶:从“社区绣花人”到“治安尖兵”,专业筑牢防护墙

  2023年8月,因工作突出,林莎莎调任叙州分局治安大队管理中队,负责经文保工作。从社区“家长里短”到守护油气、金融、学校等重点单位安全,岗位跨度大,但她的较真劲没变。

  为织密叙州区重点单位防控网,她带领队员年均检查行业场所100余家次,消防设施、安保制度、台账记录,任何细节都不放过。发现隐患不只是“开单子”,更帮单位找根源、定方案:某学校安防设施老旧,她协调升级监控和门禁;某医院医患纠纷处置流程不规范,她推动建立警医联动机制。年均督促整改隐患50余处,“护校安园”“平安医院”专项行动落地见效,一位学生家长说:“孩子上学路安全了,我们家长也放心了!”

  面对新领域的专业知识,林莎莎化身“学徒”:向老同事请教、啃法规文件、研究典型案例,还主动为基层派出所提供业务指导,成了连接专业警种与基层的“桥梁”。在她的努力下,叙州区重点单位安全防范能力显著提升,为辖区治安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坚守七年:以“平常心”干“不凡事”,初心从未改

  7年从警路,林莎莎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年均调解纠纷200余起,让“怒气来、和气走”成为调解室常态;在天池社区任职期间,推动辖区有效警情连续三年下降,年均降幅达30%,入室盗窃、打架斗殴等案件显著减少;先后获4次嘉奖、3次“优秀公务员”、“优秀征兵工作者”等荣誉。

  这份坚守的背后,是家人的默默支持。孩子仅几个月大时,林莎莎就提前返岗,全靠婆婆帮忙照料;与丈夫作为“双警家庭”,虽各自忙碌,却总能相互理解、彼此支撑。

  如今,身为长江大道派出所警务队队长的林莎莎更忙了:既要深耕中渡口社区服务百姓,又要带领队员冲锋在巡逻防控、打击犯罪一线。她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同事,急难险重任务永远冲在前面,也常以所里距退休只剩五六个月仍勤恳下社区的老同志曾令海为榜样,时刻提醒自己“只是做了分内事”。

  “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守护叙州平安的初心。”这位90后女警,就像一颗螺丝钉,牢牢扎根在叙州群众需要的地方;又像点点星光,与千千万万基层民警一道,照亮了平安叙州、平安中国的夜空。
 

编辑 李佳芳

本网概况 | 通知公告 | 投稿专区 | 人才招聘 | 对外联络 | 法律声明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中国法治文化网 zgfzwh.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