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书画

笔落惊风雨 挥毫如云烟 ——安立书画艺术素描

时间:2025-11-06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杜同芝 王晓丹

  在中国书画界,安立堪称德艺双馨的书画大家。他自幼酷爱书画,参加工作后,利用闲暇时间潜心研究书画艺术,从未间断。观他的书画作品,会有面对壮阔山水之感,其笔法恣意洒脱,提笔、落笔都极果决。

  安立的绘画作品风格自成一体,每一幅作品都闪耀着创意的光芒。他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览的作品,犹如艺术殿堂中的珍宝。那一幅幅水墨丹青,把展厅变成了一个大美不言的艺术世界。

  安立的为人,亦如其书画作品,旷达豪迈。

  安立作品《王维诗《山居秋暝》》(安立供图)

  丹青不知老将至

  安立,1960年出生于山东乳山,南京大学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就读于国家画院胡伟教授综合材料绘画高研班,担任山东大学(威海)兼职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委员、威海市政协书画联谊会名誉会长、威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委、省政府“泰山文艺奖”第六、七、九届评委。其美术、书法作品20余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

  安立作品《盛夏黄河》(安立供图)

  安立是一位敏于学、勤于思、善于做的从政者、艺术家。他幼年时被深耕教育的父母启智于国学书法,中学时代开窍于名校美术老师的中西理论灌输,书画艺术的基因遂被植入少年记忆。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圆满地交付了自己作为一名从政者的答卷,与此同时,他一直没有放弃对国学与书画艺术的敏思与勤耕。

  执着坚韧的笔墨濡染,不负韶光的艺术积淀,为安立开拓了独属于自己的艺术精进之路。在熟稔传统书法绘画义理、技法的基础上,他在综合材料绘画方面颇有建树,创新制作了海洋题材系列综合材料绘画,其代表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美展。安立以对色彩演化的捕捉创作的一幅以“融”为主题的作品,入选了2019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安立作品《福地生晖》 (安立供图)

  回顾安立的艺术生涯,从自幼靠着勤学、苦学、深学的劲头打牢基本功,提升创作水平,到参加工作后忙里偷闲仍坚持创作,摸索出多个画种的独特技法,他的创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海内外传播。无论是个展,还是他入选全国美展的作品,都吸引了海内外各年龄层的观众。一路走来,他始终坚持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

  安立认为,真正能给艺术家灵感的是生活。从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到人间各地的烟火气,都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安立直言,从事艺术创作不能照搬模仿,要做艺术创作创新的实践者,以“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用手中的画笔,做伟大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讴歌者、奋斗者,“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引领时代”。

  雄浑飘逸墨飘香

  安立的出生地乳山,是胶东抗战精神的重要承载地。“马石山十勇士”英雄群体被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为中国五大著名抗战英雄群体之一。安立重温红色教育之路,描绘时代育人画卷,在革命事迹中体悟胶东地区军民的伟大抗战精神,在红色文化中把握时代脉搏,以自己的实践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用生动的作品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和内涵,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红色主题艺术作品。

  2021年,安立潜心创作的彩墨山水画作品《马石山十勇士万古长青》入选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委会举办的“忆峥嵘岁月壮红色画卷”优秀作品展,并被天安门城楼收藏展示,引起广大观者的共鸣。

  安立作品《马石山十勇士万古长青》(安立供图)

  多年来,安立坚持政治导向、艺术价值和育人效果的统一,潜心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有内涵、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安立认为,作为一名艺术家,要深化对中国书画艺术领域的研究,紧跟新时代,积极开展主题性创作,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使命担当与责任意识,创作出兼具历史性、人民性、时代性的红色主题艺术作品。

  2011年、2012年,安立的作品《山水四条屏》和《唐诗画谱》分别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第六届、第七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2015年,作品《草原之女》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美术作品展;2016年,作品《今儿出公差》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

  安立的艺术创作生涯,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淡泊名利,潜心创作,用心作画;二是从不随波逐流,照搬模仿,坚持走正确的艺术创作之路;三是初心不改,不为蝇头小利折腰。他崇尚纳天为画,向美而行,探寻更悠久的中华文化,把中华民族的根、古老文明的脉,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传承发扬光大。

  画里画外皆是情

  长期以来,安立深入生活实践,搜集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素材,并将它们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安立对艺术观念、发展脉络、绘画风格等进行全方位的探寻与研究,以更新的视角和理念,去发现艺术空间的可能性。他的作品题材丰富,涵盖时代变迁、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海洋经济、“一带一路”、绿水青山、文化传承、科技发展、乡村振兴等广泛主题。

  安立坦言,一名真正的艺术家要找到创作的支点,才能在艺术史上确立文化坐标——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离开这个支点,文化艺术的价值就会漂浮,创作就会恍惚,作品就会苍白无力。

  近年来,安立在传承各类画派的基础上,还在综合材料的艺术上进行大胆探索,并将主题定位为“大海”。安立生在海边,长在海边,海是他生命的摇篮,是他相依的情结,更是激发他创作的灵感源泉。短短几年中,安立的艺术创作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他在综合材料艺术方面成绩斐然,其作品先后3次入选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展、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及第十三、十四届全国美展。

  安立作品《故乡的海》 (安立供图)

  2020年11月,“世界的海洋·海洋的世界——安立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在北京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美术馆启幕,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胡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说:“安立的艺术研究反映出他在追求作品精神性表达上的勇气和成果,他能在纷繁的材料技法中寻觅到适合主题表现的方式方法,得益于他长期的技术积累,更是一种艺术的归心,相由心生,万相归心之后,一切都变得自然,一切都来源于自然而深化于自然。”

  安立介绍说,综合材料作品作为新的艺术门类,既包含对材料语言的组合运用,也有对绘画的融合探索,是艺术家对原有艺术门类边界的不断突破。安立创作的《潮起》,材料语言鲜明,不同材料之间的搭配及精湛的技法,形成了对材料物质属性的创造性转化与更新。该作品被山东美术馆收藏。

  安立作品《潮起》 (安立供图)

  深研安立的美术作品,无论国画、山水画、油画、新材料绘画,还是写意作品等画派,都彰显了他丰富的笔墨技巧和深厚的艺术底蕴。在创作过程中,他善于把生活中的体验和情感进行转化,以此来传达他的思想,让艺术作品成为一种兼容并蓄的多元综合体。

  安立作品《曙光》(安立供图)

  始于1949年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中国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美术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

  2024年,安立创作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潮起东方》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览。谈起创作过程,安立介绍,《潮起东方》整个作品的主色调采用了中国红,它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图腾表达。《潮起东方》描绘了早晨太阳升起时照在海面上的状态,反映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走向富强繁荣的光辉历程。在创作过程中,安立采用多画种多材料相互融通的创作手法,使整个红色在不断叠加的过程中深浅错落,层次有序。这幅作品是安立从心里画出来的,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期望。

  安立作品《潮起东方》 (安立供图)

  从艺路上,学无止境,勇攀高峰,成为安立艺术生涯的座右铭。对于他的作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是题材新颖,注重捕捉时代气息;二是吸收并融合现代视角元素,推动传统绘画向现代转型;三是作品表现技法与功力令人耳目一新,彰显艺术大家“开风气之先”的艺术风尚。安立通过创作这山、这河、这海、这中国,聚焦新时代,展现山美水美气象新,尽显祖国壮美雄浑的万里山河图。

本网概况 | 通知公告 | 投稿专区 | 人才招聘 | 对外联络 | 法律声明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中国法治文化网 zgfzwh.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