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文化

天下正人 田锡故里——洪雅县槽渔滩镇发现天子“敕命”古石碑

时间:2025-08-15 来源: 巴蜀新视界 作者:

  中国·四川·洪雅——2025年8月5日,洪雅县槽渔滩镇田锡读书楼文物遗址保护小组副组长罗永祥在本村河道巡查时,意外发现一块刻有“敕命”字样的古代石碑。经相关专家初步鉴定,该石碑为古代文物,与北宋名臣田锡的历史也许有关联,为研究田锡故里文化,研究“天下正人”的生平提供了珍贵实物证据。

  石碑发现:千年遗存的意外重现

  8月5日上午,罗永祥与本村村民在河道巡查时,在槽渔滩镇徐嘴村九龙山田湾下方的一处河道中发现石碑残件。石碑材质为雅石,已经断为几部分,保存两部分,高约1.2米,宽0.6米,厚0.06米,表面刻有“敕命”二字及部分模糊花纹,字体为楷书(明代馆阁体)风格。洪雅县文物局专家现场勘查后确认,石碑残件属于古代官方“敕命”碑刻,可能与朝廷对地方文人或者对田锡的褒奖或封赠有关。

  “田锡是洪雅的历史文化符号,这块石碑的发现让我们离他的真实生平更近了一步。”洪雅槽渔滩镇田锡读书楼文物遗址保护小组组长黄忠富表示,石碑残件已被紧急移送至田锡文化广场陈列保护,并上报洪雅县文物保护单位与槽渔滩镇政府相关部门,等待进一步研究。

  田锡其人:北宋谏臣的“直臣”风骨

  田锡(940-1004年),字圣表,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迁居洪雅槽渔滩镇徐嘴村。他自幼聪颖好学,39岁登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榜眼,历任左拾遗、谏议大夫、史馆修撰等职,以直言敢谏闻名。

  据《宋史·田锡传》记载,田锡曾因批评宰相赵普“失至公之体”被贬湖北,又因上疏直陈京郊大旱“由臣下不谏所致”触怒权贵,但始终不改其志。宋真宗曾感叹:“田锡直臣也,朝廷少有缺失,其奏章已至矣。”他去世后,范仲淹亲撰《墓志铭》称其“天下正人”,司马光题《神道碑》,苏轼撰《奏议序》,誉其为“古之遗直”。

  洪雅县至今保留田锡祖墓(状元坟)、洗墨池、读书楼等遗迹,田锡童年“洗砚台致池水变墨”的传说仍被当地百姓传颂。近年为纪念田锡,当地村民将新修大桥改名为“田公桥”。

  石碑价值:填补历史细节的实物证据

  此次发现的“敕命”石碑虽为残件,但是可以完整辨认“敕命”两字,著名文史专家王仿生推测其内容可能涉及宋代朝廷对田锡的封赠或旌表的历史延续有关。结合史料,田锡生前多次获皇帝嘉奖,死后更被追赠为“太师中书令”,其家族也因“父因子贵”获封尚书左司郎中。即使与田锡无关也可以证明田锡故里的历史底蕴深厚。

  “石碑的发现印证了文献中关于田锡受朝廷重视的记载。”王益鸣教授称“敕命”碑刻通常用于记录皇帝对官员的褒奖或任命,此类文物在西南地区极为罕见,对研究古代政治制度、田锡生平及洪雅地方史具有重要价值。

  文化传承:从历史符号到当代精神

  田锡的“直臣”精神在当代洪雅得到延续。罗永祥作为徐嘴村原村主任,自2013年起带领村民修建田锡广场、雕像及纪念碑,筹集资金硬化道路、发展茶叶产业,打通徐嘴村与田锡文物遗址联接基耕生产道4.5里,被村民称为“贴心人”。在辞职后担任田锡读书楼遗址文物保护的副组长,对方地方文物古迹保护与挖掘不断努力与付出,他表示:“发现石碑是意外之喜,但保护地方文物,传承田锡文化才是我们的责任。”

  近年来,洪雅县通过拍摄纪录片《天下正人——田锡》、举办田锡文化研讨会、开发“田公精神”主题研学活动等方式,推动历史人物与文旅融合。洪雅田锡文化研究会槽渔滩分会会长赵有祥透露,未来计划扩大建设田锡文化广场,结合青衣江生态资源打造“正人文化”体验线路,推动修复田锡文物遗址与保护。

  石碑背后的历史回响

  一块残碑,半部传奇。田锡从洪雅山村走向北宋朝堂的故事,通过石碑的发现再次被唤醒,也为我们揭开神秘九龙山打开一个通道。正如苏轼在《奏议序》中所言:“锡之为人,刚正不阿,其言如金石。”这块沉睡百年的石碑,不仅是对地方文化历史的纪念,更是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注解。2025年8月7日,槽渔滩田锡读书楼遗址文物保护小组邀请相关文史专家与地方文化爱好者考察田锡故里徐嘴村,考证发现的古碑,大家都惊叹不已,对于这样的一个美丽山村也纷纷留下诗篇:

  《谒田锡故里》

  作者:山眉

  立秋徐嘴谒先贤,敕命碑铭岁月镌。

  凛凛风标凌紫阙,氤氲岚翠化青烟。

  雨余荷气香生砌,蝉咽高林韵入川。

  千载文光射牛斗,遗风长伴岫云绵。
 

  《天下正人田锡故里罗永祥发现“敕命”古代石碑感赋》

  作者:唐驳虎

  洪州故垒溯风神,石上斑纹认敕文。

  三谏声名垂汗简,九重肝胆照霜筠。

  衣冠南渡碑犹在,日月西驰事未沦。

  莫道贞珉终寂寂,正人遗范亦天钧。
 

  《九龍云窟忆田献翼公锡大賢良》

  作者:王仿生

  呵吒寺成考古庐,风雅彦硕共稽居。

  谓宜读罢《咸平集》,流布人间有用书。
 

  《灵泉墨池忆田谏议大夫锡先生》

  作者:王益鸣

  呵吒书馆临墨池,田公入学受新知。

  文化渊源追汉唐,嘉树碧柳好扶持。

  目前,发现的古石碑保护工作已启动,槽渔滩田锡读书楼遗址文物保护小组将继续开展系统性文物保护,配合洪雅县文物保护单位对本村文物进行进一步挖掘整理,关于“敕命”碑的探究,我们期待有更多历史细节得以揭晓。

  文章编辑:唐驳虎
摄影:陈述平

本网概况 | 通知公告 | 投稿专区 | 人才招聘 | 对外联络 | 法律声明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中国法治文化网 zgfzwh.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