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文学

作者:卓 今  现代城市的复杂性和多面性难以一言以蔽之,光影交错感正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发育不够完全时,文学多多少少是能够把握和描述城市的,传统的城市文学现实投

2025-03-28 15:13:54

  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 光明日报通讯员 原蕊楠  3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作家学者共同回顾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发展历程,礼敬前辈,总结经

2025-03-27 10:55:31

  作者:刘晓飞(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生态文学是一种具有浓郁现实色彩的文学样式。中国生态文学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时光沉淀,涌现出许多浸染天地灵气又经世致用的好作品

2025-03-26 10:33:16

作者:刘建生  过去,我们特别熟悉韶山冲这个地方,因为它是毛主席诞生和成长的村子。由此,我们也记住了,在湖南乡间,村庄是可以叫作“冲”。本书的作者刘诚

2025-03-24 16:07:38

作者:张 炜宏大叙事与儿童成长  如何处理“宏大叙事”,写作者和出版者面临的难度,经常是相似的。写作者的构划与角度、风格、具体实现的目标,是千差万别的

2025-03-21 16:06:56

作者:夏烈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现场最大的变量来自于具有新特质的大众文化的崛起。伴随改革开放和文化市场而流行畅销的一些作品和作者曾经在文化批判和文艺层次论中被

2025-03-20 15:50:55

  作者:刘军(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青松的散文集《看得见的东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1月出版),是一部对象集中、主题鲜明的生态文学作品。作者聚焦东北林区

2025-03-19 16:05:44

  作者:胡大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桂学研究院教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对古代文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此

2025-03-18 14:50:21

  作者:秦雪莹(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当朱墙在暮色中泛起金红,青铜器皿的斑驳绿锈在月光下发出荧光时,故宫又度过了新的一天。近日,作家祝勇的《国宝》—&mdas

2025-03-13 10:42:09

作者:汪树东(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市文联签约评论家)  对于作家陈应松而言,神农架是一种成全。他投身于此廿余载,呼吸领会的是森林纯净的空气,获得森林的灵性启

2025-03-12 13:41:24

  作者:老风一  三月,生长的力量开始从土地深处洇出,变成我们眼前一个个具体的形象。  花的绽放,藏有季节的密码。  冬天蛰伏,春天悸动。  大地张开手掌,掌

2025-03-11 14:37:01

作者:龚丹韵  近几年,为了让更多人爱上经典书籍、长文本阅读,各平台可谓花招不断。有的打造长达30期的城市“Citywalk+读书活动”,有的把书单与播客节目结合

2025-03-10 15:18:3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本网概况 | 通知公告 | 投稿专区 | 人才招聘 | 对外联络 | 法律声明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中国法治文化网 zgfzwh.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