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警察同志不仅破了案,还这么快就把我的车从外省追回来了!”市民王先生握着民警的手难掩激动。近期,这样的暖心场景在公安未央分局经侦大队频频上演,八面鲜红的锦旗、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见证着民警们在打击经济犯罪中,将“三大警务”与“警企共治”战略的深度融合。通过建立“破案追赃同步机制”与“警企风险共防体系”,彻底扭转“重破案轻挽损”旧模式,在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同时,为区域营商环境筑牢安全堤坝。
主动警务:追赃挽损跑出“加速度”
“案件告破之时,即是财物返还之日”,这是未央经侦对群众的承诺,更是他们用行动兑现的担当。
在近日的一起涉车合同诈骗案中,民警刘久铭、赵睿喆锁定嫌疑人后,第一时间将追赃列为核心任务。凭借敏锐的线索追踪和高效跨区域协作,两人火速奔赴外省,24小时内便成功追回涉案车辆,让群众当天领回失物。车主王先生送来的两面锦旗上,“雷霆出击追赃快,为民服务暖人心”的烫金大字,正是对这份“未央速度”的最好注解。这样的高效,源于大队“三必”追赃前置工作法——涉案财物线索必追、资金流向必查、藏匿地点必勘,从源头为追赃挽损按下“快进键”。
机制创新更让效能持续提升。大队推行的“1+3+N”涉财案件侦办模式,以1名主办民警统筹全案,联动资金查控、外联协调、法律审核3个专业小组,联合银行、车管所等N个协作单位,构建起追赃“绿色通道”。这一模式将追赃程序从“破案后启动”提前至“受理即启动”,让追赃跑在最前端。
预防警务:源头筑牢“防护网”
“与其事后挽损,不如事前防损。”未央经侦将工作重心前移,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针对高发的装修合同诈骗,大队联合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未央装修企业风险预警白名单”,对辖区大型建材商场商户开展动态核查,对异常商户及时预警。同时,民警化身“宣讲员”,通过案例剖析提升商户防范能力,从源头减少案件发生。
对于已发案件,大队依托金融快速查冻机制,实现“无感式”挽损。资金查控组在立案时同步启动涉案账户紧急处置,力争在骗子转移资金前将其“锁死”。今年以来,这种前置化处置已为群众挽回潜在损失780余万元,让冻结跑在骗子前面。多位市民在领回被冻结资金后,专程送来锦旗,称赞“预警及时护民生,止付神速显神威”。
连心警务:阳光追赃与暖商服务双向奔赴
追赃全程“看得见”,群众心里“有本账”:为增强追赃挽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大队创新推出“受害人—主办民警—大队法制员”三方共同见证的涉案财物集中返还机制。让受害群众对追赃进程“全程可查、心中有数、安心等待”。
“零干扰”里守边界,“全响应”中护发展:未央经侦在落实警企共治中,始终坚持“三到”承诺。“不叫不到”:对合规企业“零检查、零打扰”,守护经营自主权;“随叫随到”:涉企案件2小时响应机制,民警携《助企快速处置清单》上门;“服务周到”:按行业特性定制“防诈套餐”(如建材业合同陷阱检测、制造业职务侵占预防课)。将对企业的服务承诺转化为可感知的公安行动,实现“群众—企业”双维度民心呼应。
理念的转变带来显著成效:近期未央经侦追赃挽损率同比大幅提升60%,更动人的是群众的认可——6月,民警赵睿喆、刘久铭仅用一个月就为几十名被某跑路公司拖欠预付款的群众追回全部损失。7月11日,十几名群众代表专程送来锦旗和感谢信,鲜红的缎面上,“为民追赃不辞苦,公正执法暖人心”等话语格外醒目。如今,大队收到的八面锦旗和众多感谢信中,超90%都在点赞“追赃有力”“心系百姓”。
“破案是逗号,为群众追回损失、挽回信任才是真正的句号。”未央经侦大队将持续以“三大警务”为指引,把追赃挽损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尺,用热血与智慧守护民生,让“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化为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和心中的满满获得感。
编辑 李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