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守护暖心。近日来,西安蓝田县公安局聚焦不同群体的安全需求,统筹多派出所力量联动行动,将安全宣传的触角延伸至社区院落、校园课堂。无论是小区里的银发长者,还是学校里的青春学子,都在一堂堂“定制化”安全课中,收获实用的防护知识。
护银发:社区宣讲传暖意,出行安全记心间
为守住老年群体的出行平安,9月9日上午,灞源派出所联合交管大队、灞源镇政府,走进灞源镇移民搬迁小区,开展“银发守护”交通安全主题宣传。
活动现场暖意融融,交通事故案例展板前围满了驻足细看的老人,宣传彩页上的安全知识点清晰直观。民警结合老年人生活习惯,用接地气的语言讲解安全常识——从过马路时“一停二看三通过”的细节,到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的正确佩戴步骤,再到乘坐机动车系好安全带的重要性,每一项内容都拆解得通俗易懂,还现场演示头盔佩戴方法,确保老人们看得明白、学得会用。
期间,民警还以“拉家常”的方式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老年人交通事故案例,反复叮嘱大家不闯信号灯、不随意横穿马路,主动摒弃交通陋习。考虑到老年群体易成为诈骗目标,民警还在宣讲间隙穿插防电诈提示,列举“虚假投资”“冒充亲属借钱”等常见诈骗手段,贴心嘱咐老人们“遇到可疑情况先跟家人商量,拿不准就及时报警”。活动最后,工作人员为老人们送上反光贴、便民扇子等实用物品,将安全知识与暖心关怀一同传递,为银发岁月添上一份安心保障。
伴少年:校园课堂融趣味,法治安全入童心
“小朋友们,遇到有人故意抢你东西该怎么办呀?”随着民警亲切的提问,孟村镇中心学校的法治课堂热闹起来。为增强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孟村派出所民警走进孟村镇中心学校,为200余名师生带来“知法守法,安全成长”主题法治宣传。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民警没搞生硬说教,而是用“案例+互动”的方式,把安全知识讲得趣味十足。
聊校园欺凌时,民警列举“起外号、故意排挤、动手推搡”等常见情况,告诉孩子们“被欺负不要忍,欺负人可不行”,要及时找老师和家长帮忙;讲交通安全时,拿出交通标志图片让大家辨认,结合小故事强调“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坐无牌车”;说防拐骗和网络安全时,还模拟“陌生人给糖”“陌生链接诱惑”的场景,教孩子们学会拒绝、守住信息安全。课堂上,孩子们踊跃举手提问,在轻松互动里把安全知识记牢,也慢慢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守青春:职教课堂敲警钟,反诈防险护成长
“兼职刷单说高回报?那是陷阱!”“游戏账号低价充值?小心钱号两空!”9月9日晚,蓝田县职业教育中心的课堂上,蓝关派出所民警一开场就抛出两句贴近学生生活的警示,瞬间抓住千余名高一新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增强学生法治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民警在此开展“开学第一课”宣传活动,用学生们熟悉的话题切入,让安全知识宣讲更易入耳入心。
针对学生群体易遭遇的刷单、游戏充值、网购、冒充熟人等诈骗类型,民警通过播放反诈短视频、模拟诈骗场景,将真实案例转化为生动易懂的“防骗指南”——不仅细致拆解诈骗分子的话术套路,还揭露“引流”“洗钱”等黑灰产业链的运作模式,让学生们清晰看清各类诈骗背后的风险陷阱。同时,民警还给出具体可操作的防范建议:“陌生电话不轻信”“不明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泄露”“屏幕不随便共享”,帮助学生们筑牢反诈“思想防线”。此外,民警还结合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解读其中与未成年人相关的内容,同步宣讲校园欺凌防治、禁毒等知识,引导青年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自觉远离违法犯罪,让青春之路走得更稳、更安全。
与法同行,守护成长。此次“开学第一课”有效提升了全体师生的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为校园筑牢了坚实的反诈“防火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