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2025年高校法治话剧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

时间:2025-11-04 来源:中国法治文化网 作者:星辰

  为深入贯彻《法治宣传教育法》,推动法治与艺术的深度融合,11月2日下午,由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法治话剧创研院承办,声驰律师事务所、中国政法大学企业刑事风险防范研究中心协办的“2025年高校法治话剧创作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常务副会长易孟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一级巡视员刘宪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李亚梅,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法治话剧创研院院长元轶,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梁晓晖、声驰律师事务所主任金颖,中国政法大学企业刑事风险防范研究中心创始人、副主任李为民,北京大学数字教育中心主任吕洁、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影视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魏亚平、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专职教师黄佳,声驰律所副主任张霖杰以及张帅、杨婷等律师出席研讨。

  研讨会在声驰律所多功能厅拉开帷幕。金颖主任代表协办方致开幕辞,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金颖介绍,声驰律师事务所长期致力于履行社会责任、创新普法形式。本次协办法治话剧研讨活动是律所探索“法治”加“文艺”普法新模式的重要实践,旨在通过生动的话剧艺术传递法治精神,进一步提升普法实效性与感染力,并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律所普法工作与专业化建设再迈新台阶。

  主题研讨中,元轶院长系统阐述了举办法治话剧展演的背景与规划。他结合具体的法治话剧作品,分享了在《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实施的大背景下,法治话剧作为新兴普法载体,以其互动性强、表现力独特等优势,成为面向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着眼于长远发展,元院长进一步介绍了法治话剧的“五年规划”,为法治话剧的长远发展绘就了清晰蓝图。

  刘宪国司长现场宣布贯彻《法治宣传教育法》普法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刘司长指出,该法总结了我国自“一五”至“八五”普法规划积累的四十载宝贵经验,为新时代构建全民普法格局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要求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鼓励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法治文化活动。高校法治话剧展演正是贯彻落实新法的生动实践与创新举措,它借助话剧艺术独特的现场感染力,将法治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深入青年心灵,是培养法治素养、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有效载体。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普法事业,并期望法治话剧活动能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注入独特的青春力量。

  易孟林会长结合自身四十年法治文艺出版实践,深刻阐释了法治与话剧融合的广阔前景。易会长指出,法律是理性的、条文是“冷”的,而文学艺术是充满激情的、“热”的,二者结合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让法治话题直抵人心。他以其早年推出的《法撼汾西》与《天网》《抉择》等轰动全国并被成功改编为影视剧的法治文学作品为例,雄辩地证明了法治题材与文艺形式结合后所能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和正面社会效益。相信在法治文艺结合的普遍规律下,依托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专业力量以及声驰律所等机构的鼎力支持,法治话剧必将诞生优秀作品,并获得学界与社会的广泛认可。

  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何家弘教授作法治与文学专题讲座。

  何家弘教授以“人生话剧”为喻,作了一场题为《刑事错案:文学与法学的解读》精彩讲座。何教授生动回顾了其从文学青年到法学家的跨界人生。他以1995年真实发生的“石东玉故意杀人”冤案为原型,创作了第一部以洪律师为主角的小说《血之罪》。这部作品不仅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更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走向国际,被誉为“亚洲十大犯罪小说”之一,开创了法学专家创作法治文学的先河。

  基于其独特的“法学家与小说家”双重身份,何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法学与文学的深度融合。他领衔开展了扎实的刑事错案实证研究,系统总结出“刑事司法十大误区”,其专著《亡者归来》以纪实文学笔法剖析错案,成为该领域的代表性著作,并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学术影响。何教授精辟地指出:“文学的世界是虚构的,但未必都是虚假的;法学的世界是现实的,但未必都是真实的。”他以其传奇的个人经历与卓越成就,充分展现了法治与文学结合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与无限可能,为法治话剧这一新兴艺术形式提供了有力注脚。

  随后,在与谈沙龙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法治话剧的规划与实践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李亚梅教授首先结合其学校实践,分享了在理工院校推广法治文化的经验。她表示,通过持续举办法治文化节、组织法治小品大赛,并将情景式教学融入课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法治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

  企业可持续发展领域专家梁晓晖则从跨界视角出发,阐述了艺术形式在诠释工商业与人权、企业社会责任等法治议题中的独特感染力,并以《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冉阿让的纺织企业开始关注劳工权利为例,揭示了经典文艺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法治思想。

  吕洁结合其在北大继续教育学院,多年从事司法干部培训的职业经历,分享了法治与文艺相结合的具体实践方式,并表示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其收获颇丰,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北大学堂与声驰律所在未来能展开更多合作。

  魏亚平、黄佳等与会者一致认为,法治话剧是衔接法律专业性与大众接受度的重要桥梁,期待以“高校法治话剧展演”为起点,系统推进法治文艺作品创作与传播,让法治精神借助艺术之翼深入人心。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法学界、文艺界及多所高校代表共6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声驰律师事务所积极参与国家法治文化建设、拓展法律服务外延的重要展现。通过支持法治话剧这一创新形式,律所不仅深入履行在法治宣传方面的社会责任,也进一步提升了律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跨界协作能力。今后,声驰所将继续秉持“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使命,探索更多元、生动的普法路径,为构建全社会法治信仰、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图文提供:声驰律所

  责编:刘娜

本网概况 | 通知公告 | 投稿专区 | 人才招聘 | 对外联络 | 法律声明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中国法治文化网 zgfzwh.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