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蓬勃发展,一张能在粤港两地顺利通行的车牌,成为许多生意人眼中的“紧俏货”,一些代办机构也应运而生。
然而,表面上光鲜亮丽的“全能代办人”也未必可靠。2025年2月,经深圳市福田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职业代办人”徐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
2023年8月,刘先生经人介绍,找到经营某信息咨询公司的徐某,委托其办理粤港两地通行车牌。徐某以公司名义与刘先生签订委托合同书,并承诺如果车牌办理不成功将全额退款。
于是,刘先生按照合同约定分期向徐某累计转账142万元,用于办理车牌业务。可每次当刘先生催问车牌办理进度时,徐某的态度却含糊其辞,令人生疑。2023年11月,在屡次催促徐某未果后,刘先生选择了报警。
刘先生的百万巨款到底去了哪?经查,除去支付给中间人和香港中介的65万元以外,徐某将其余本该用于购买车牌的77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拆借、偿还债务、购买公司车辆,以及个人赌博。
同时,经进一步查明,徐某经营的咨询公司设有专门的运营组,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宣传成功案例的方式,吸引客户委托办理业务。类似刘先生遭遇的被害人不在少数,其中还包括委托办理香港专才入户、劳工签证以及其他业务的4名被害人,被骗金额共计129.5万元。
该公司因经营不善积累了大量债务,徐某本人也负有多笔债务,共同涉及法院执行案件16宗,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和限制高消费人员名单。
归案后,徐某退赔各被害人共140余万元。2024年6月,福田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徐某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编辑 李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