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始终锚定“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防风险、保稳定、促发展”为主线,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作为守护民生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警村联动、部门协同、温情服务等举措,把纠纷化解在基层、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用实际行动书写为民答卷,让高新公安“枫”景愈加斑斓。

破冰廿七载积怨情法相融唤亲情
8月,暑气正盛,东大派出所社区民警雷博踩着田埂走村入户,在与村民拉家常时,敏锐察觉到姚氏兄弟间的微妙隔阂。原来,这对兄弟因1998年宅基地与债务问题,已冷战二十七年,
“这疙瘩不解开,早晚要出事!”雷博立即向所领导汇报,依托“警村共治”机制开展化解。联合村委会干部摸清“旧账”,协同街道司法所厘清“法理”。在一次次登门走访中,事情也渐渐有了头绪,“事不宜迟,尽快化解!”
调解桌上,村委会干部搬出“家族互助老故事”,用乡情唤醒兄弟记忆;司法所工作人员铺开法律条文,明晰宅基地权属与债权责任;社区民警雷博则握着兄弟俩的手说:“二十七年了,爹娘肯定不想看你们这样。”
成了村里人人知晓却没人敢劝的“陈年疙瘩”。
多轮背对背疏导、面对面沟通,兄弟俩终于松了口。8月6日,在民警、村干部的见证下,兄弟俩就此事宜解决方案达成一致,两人紧紧握手,二十七年积怨终成“过眼云烟”。
女警温情化干戈驿站纷争变和鸣
不久前,细柳派出所接到报警:辖区菜鸟驿站内,两名群众因取件顺序发生争执,发生摩擦。接警后,值班民警冯千希赶到时,她立刻上前隔开双方,轻声安抚:“别激动,先喝口水,慢慢说!”
随后,将双方邀请到派出所进行调解。在调解室里,第一次调解就遇了“坎”:受伤的报警人怒气难平,坚持要“讨说法”;另一方却觉得“是对方先挑衅”,不肯让步。冯千希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先把两人分开,对报警人说:“你的委屈我懂,但咱得冷静下来才能解决问题”;转头又严肃对另一方讲:“动手就错了,不管啥原因,伤人都要担责任。”

接下来几天,冯千希以女警的耐心,一次次拨通双方电话,从“邻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情,到“动手可能面临治安处罚”的法理,耐心掰开揉碎讲。终于,双方同意再坐下来谈。调解当天,冯千希拿出早已梳理好的调解明细,笑着说:“大家各退一步,以后还是好邻居。”最终,两人握手言和。几天后,报警人捧着一面“英姿飒爽为人民,守护一方保安宁”的锦旗找到派出所,紧紧握着冯千希的手说:“多亏了你,不然这事儿得搁一辈子!”
巧解纠纷护权益锦旗致谢赞担当
8月25日13时许,科技路派出所接到辖区某公司员工张某的报警,语气里满是焦急:“民警同志,我和老板说不通,只能找你们帮忙了!”值班民警接警后火速赶到辖区写字楼,看到张某和老板邓某正为一叠单据争执,立刻上前安抚:“别着急,咱们回所里慢慢谈。”
在科技路派出所调解室内,民警和驻所义务调解员搬来椅子,让两人围坐在一起,逐字梳理保单退费明细和工资结算清单。“张师傅,您看这件事公司处理也要走流程,您得给点时间;邓总,员工的合理合法诉求也认真听取,尽快落实。”民警一边帮两人算“经济账”,一边劝双方换位思考。两个多小时的沟通中,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渐渐缓和,邓某主动说:“这事儿是我处理不当,下周内一定给张师傅解决。”
张某也松了口气:“只要能解决,我也不揪着过去的事了。”9月1日,邓某特意带着一面“护一方灯火、守万家平安”的锦旗来到派出所,对着民警连连道谢:“多亏你们帮忙,既维护了员工权益,也没影响公司运转,真是太负责任了!”
从化解二十七年家族积怨,到调解邻里驿站冲突,再到巧解企业劳资纠纷,高新公安始终以“多元解纷”为抓手,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辖区生根落地。下一步,分局将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让“多元共治、部门联动、温情服务”的解纷模式覆盖更多场景,用一件件民生实事筑牢群众平安幸福的“防护网”,绘就高新公安为民、平安、和谐的亮丽“枫”景。
编辑 李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