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夜,千年兵马俑景区里,鎏金秋阳裹着桂香,人潮如织的石板路上,处处是举家出游的欢笑声——可这团圆画卷里,三幕“紧急寻人”的温情剧悄然上演,执勤民警用速度与温柔,将走失的慌张,都酿成了圆满的甜。
十分钟!方言里的焦急,被温柔接住
上午十点的人潮早已织成热闹的网。两位老人却在人群里慌了神,脚步匆匆冲向巡逻民警,带着浓重四川口音的声音里满是慌乱:“警察同志!不好了,我妹妹走丢了!”
原来,她们一行陪着64岁的妹妹来景区游玩,刚出东门准备集合,转头的工夫,妹妹就没了踪影。更让人揪心的是,走失的老人没带手机,日常言语举止也和常人不太一样。
“您别急,慢慢说,咱们先把妹妹的样子记下来。”民警一边轻声拍着老人的胳膊安抚,一边迅速掏出纸笔,把“深色外套、卷发”这两个关键特征记牢。信息刚发到工作群,全体在岗警力就同步绷紧了“寻人弦”。随后,民警陪着老人沿着商业街一步步仔细找,还不时帮着询问周边游客。
不到十分钟,一通热心市民的电话打了进来:“小吃摊这儿有位阿姨,看着和你们说的很像!”当走失老人被领到姐姐们面前时,两位老人攥着民警的手反复念叨:“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找不回妹妹,这个中秋我们都没法安心过啊……”
检票口的小哭包终于牵回爸爸的手
上午十一点,兵马俑检票口的人流依旧熙攘,一阵断断续续的稚嫩哭声,悄悄钻进了执勤民警白思源的耳朵。他转头一看,闸机旁站着个小女孩,正抹着眼泪,小肩膀一抽一抽的。
白思源立刻快步上前,轻轻蹲下身子,手心贴着小女孩的手背温柔拉住:“小朋友,是不是跟爸爸妈妈走散啦?”小女孩抽噎着点点头,小声说出自己叫张某,是跟着爸爸从河南来玩的,刚才人太多,一转身就看不见爸爸了。
“别怕,叔叔帮你找爸爸,咱们先在这儿等一会儿好不好?”白思源蹲在孩子身边,陪她聊起景区里的兵马俑,慢慢抚平她的紧张情绪。没多久,通过景区联动和信息核对,他终于联系上了正在焦急寻找孩子的父亲。
“真的太谢谢您了!”父亲紧紧抱住孩子时,白思源还不忘揉了揉小女孩的头叮嘱:“以后来热闹地方,一定要紧紧牵着爸爸的手,可别再走丢啦。”看着父女俩手牵手远去的背影,他的眼神里满是温柔与坚定。

三岁萌娃走失,辅警暖心搭起“团圆桥”
午后两点的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兵马俑景区一号坑门前。辅警王波正和同事巡逻,忽然注意到人群里有个小小的身影——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孤零零站着,小脸憋得通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嘴里不停喊着“妈妈——妈妈——”。
王波立刻快步上前,轻轻蹲下身子,声音放得格外温和:“小朋友,是不是找不到妈妈啦?”小男孩抽噎着点了点头,小嘴一瘪,眼看又要哭。王波赶紧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别怕别怕,警察叔叔在呢,咱们一起找妈妈,先去治安办公室等一会,好不好?那里有小凳子,还能喝温水。”
等小男孩情绪慢慢稳定,王波小心翼翼地把他抱起来,送到了景区二道门的治安办公室。与此同时,他让同事火速赶往景区广播站,循环播放寻人启事:“请各位游客留意,现有一名三岁左右男童走失,身穿蓝色小外套、灰色运动裤,脚穿卡通图案运动鞋,孩子妈妈看到请速到二道门治安办公室……”
没过多久,焦急万分的妈妈就匆匆赶来。当小男孩扑进妈妈怀里时,王波还笑着叮嘱:“以后带娃来景区,最好给孩子穿显眼点的衣服,再带个联系卡片,这样更放心。”看着母子俩相依离去的身影,现场的游客也忍不住为这份暖心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中秋,当万千游客沉浸在千年兵俑的雄浑与团圆的喜悦中,有一群人始终默默守护。他们用脚步丈量安全,用耐心倾听需求,以责任为盾、以细心为矛,筑起一道坚实的“旅游安全防线”。他们,让每一次团聚更安心,也让这座千年遗址,因人情而更加温暖。
编辑 李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