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叠加,连绵七天的阴雨将蓝田的山路、景区、集市浇得湿漉漉。自驾车流、景区客流、农村集市人流“三峰叠加”,湿滑路面更添出行风险,道路交通安保压力陡增。蓝田公安交警全员集结,800余人次警力、240余台次警车穿梭在雨幕中,用“荧光绿”守护平安路,最终实现假期无较大以上交通事故、无大面积拥堵的平稳态势。
战前布阵:把方案落到雨里
“这次双节雨大、人多,所有方案必须接地气,能直接用到路面上!”节前动员会上,蓝田公安交管大队大队长李林涛强调。大队迅速制定保障方案和大客流应急预案,成立由他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五组”,明确各中队职责,从警力调度到隐患排查,每一项都细化到具体人、具体点。
“各中队长必须带头沉一线,雨天路况复杂,问题要在现场解决!”这是李林涛在会上定下的硬规矩。整个假期,他10余次深入白鹿原影视城、312国道等重点部位督导跟班作业,雨靴踏遍了辖区的关键路段;大队副班领导、各中队中队长每日全员下沉,把办公室搬到了拥堵点和执勤岗。
路面作战:警力跟着车流走
10月3日上午,辋川溶洞景区入口车流排起长队,雨水顺着民警小吴的雨衣往下淌。作为内勤中队支援外勤的一员,她已在雨中站了3个小时。“师傅,别急,往前开有备用停车场!”她一边挥手疏导,一边提醒司机减速。这个假期,
大队每天保持三分之一警力上路,内勤全员支援外勤,让警力最大限度“贴”在路面上。
夜幕降临,雨势未歇,夜间“三大行动”准时启动。“请吹气配合检查。”在葛牌古镇路口,民警小赵举着酒精测试仪,雨水滴进衣领也顾不上擦。截至假期结束,大队累计查处酒驾19起、无证驾驶157起、超员729起,还有337起违停、59起未佩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被纠正。同时,针对景区周边三轮车违法载客的专项整治同步推进,30余处占道经营摊点被清理,167起交通违法被查纠。
城乡联动:派出所里的“交通岗”
凌晨5点的雨雾中,汤峪派出所民警的手电筒光柱刺破黑暗。“大爷,雨天路滑,三轮车载人太危险!”他拦住一辆挤满赶集老人的农用三轮车,耐心劝说后联系村干部转运乘客。这是蓝田“交所合一”勤务模式的生动场景——各派出所启动“黎明行动”,在凌晨5至7时聚焦农村道路违法。
“以前农村路雨天没人管,现在派出所民警天天巡逻!”华胥镇村民老李说。假期里,各派出所民警在早晚高峰、夜间加强县乡道路、农村集市巡控,纠正不按规定让行、违法停车等轻微违法1193例。遇到酒驾、无证驾驶等严重违法,他们现场固定证据后立即移交交管大队,累计移交无证驾驶51例、超员26例,焦岱、华胥等6个派出所还联合交管中队查处酒驾6例,形成执法闭环。
隐患清零:把风险挡在身前
“九灞路边坡有落石,快设警示标志!”10月5日,隐患排查组民警在巡逻中发现险情,立即冒雨摆放锥桶。雨天易引发滑坡,大队全面排查占道施工、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最终整改临水临崖等安全隐患23处,发布山区道路安全提示12次。
与此同时,另一组民警深入客货运企业。“这辆旅游大巴的安全带卡扣松了,必须马上修!”在蓝田客运公司,民警仔细检查每辆车,120台次车辆的安全隐患被逐一排查。他们还对驾驶人开展安全教育,反复强调“一盔一带”的重要性,从源头堵住风险漏洞。
科技赋能:雨天里的“智慧眼”
“前方车辆请有序通行,勿加塞逆行!”10月4日,王顺山景区上空,无人机带着喊话器穿梭在雨幕中。地面民警盯着实时图传屏幕,根据车流变化调整疏导策略,拥堵很快缓解。这是大队联合反恐怖和特警大队启用的科技手段,让疏导更精准。
为了让群众少走冤枉路,大队提前发布“两公布一提示”,联合高德、百度地图标注拥堵点位,引导错峰绕行;新媒体平台上,48条出行提示实时更新,从雨天行车技巧到景区停车指南,全方位护航出行。“跟着导航走,避开了好几个堵点,太贴心了!”外地游客李先生点赞道。
假期最后一天,雨渐渐停了,返程车流平稳通过312国道。脱下湿透的雨衣,民辅警们的脸上满是疲惫,却透着欣慰。雨幕中的“荧光绿”或许会褪去,但蓝田交警用坚守织就的平安网,早已刻进群众的假期记忆里。
编辑 李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