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执法一线

西安鄠邑公安为民服务暖心事

时间:2025-10-12 来源:中国法治文化网 作者:李佳芳 蒲欣悦

  秋雨洗尘,鄠邑如诗。国庆长假过后,这片土地在细雨中重归宁静,鄠邑公安的守护始终如一。全体民警以"连心警务"为纽带,在渐浓的秋意里持续传递着公安温度,将平安与温暖送入千家万户,让这座城市处处跃动着藏蓝守护的身影。

田间定分止争,厘清界限守护乡情

  10月10日,分局石井派出所接到一起土地边界纠纷的求助。民警了解后发现,这已是涉事双方今年第二次因此发生争执。“地埂多一寸,庄稼少一行”,这看似不起眼的偏差,却成了困扰邻里关系的顽疾。

  为彻底化解矛盾,民警当天便联合村干部与网格员组成调解小组,将工作现场搬到了田间地头。调解初期,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动。民警果断运用“背对背”调解技巧,耐心倾听、梳理脉络,很快找准了“对历史边界记忆不清”这一症结。紧接着,他们共同查阅原始土地档案,邀请代表现场监督勘测,通过数据与实地的精确比对,一条清晰、公正的新边界线得以划定。

  界线明晰后,民警聚焦于化解心结,从法规讲到乡情,既阐明《土地管理法》的刚性约束,也借用“六尺巷”的典故倡导谦和礼让。一句“争来的是地,丢掉的是情”,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个人。近两小时的调解后,共识终于达成。当象征着和解的永久界桩被埋下,累积的隔阂也随之消散,双方如释重负地在协议上签字,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雨中暖心救援,危急时刻显担当

  10月11日清晨,正值交通早高峰,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在人民路十字路口,一辆轿车因突发故障抛锚在机动车道上,驾驶员焦急万分,车辆滞留在滚滚车流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此时,正在执行巡逻和防汛执勤任务的民警及时发现险情,立即上前处置。执勤民警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边在来车方向设置警示标志,指挥后续车辆有序绕行,有效防范二次事故;一边组织警力帮助驾驶员将故障车辆推至路边安全区域。

  大雨滂沱中,民警们不顾浑身湿透,俯身仔细检查车辆状况,协助联系维修人员,同时耐心安抚驾驶人的焦虑情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二十分钟,故障车辆被顺利移离主干道,道路交通秩序很快恢复正常。这一幕暖心救援也被过往市民看在眼里,大家纷纷为民警专业高效的处置方式点赞。"雨下得这么大,我正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就出现了,真的太感谢了!"脱困后的小轿车驾驶员激动地说。

紧急联动施救,生死一线护周全

  10月11日上午,一阵急促的报警铃声在分局五竹派出所响起。赵王镇村干部紧急报称:"青年路以北的田地里,有口井里传来呼救声,情况十分危急!"警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接警后,民警火速携带救援装备奔赴现场,同时立即启动应急联动机制,通知消防、医疗等救援力量紧急支援。

  抵达现场后,救援人员发现这是一口深约20米的水井,井底不断传来男子微弱的呼救声。由于被困时间较长,落井男子体力严重透支,生命危在旦夕。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民警与迅速赶到的消防队员紧密配合,立即搭建救援三角架,准备安全绳索。经过十余分钟紧张有序的协同作战,终于成功将落井男子从深邃的井底安全救出。此时,该男子已出现神志不清的症状,民警立即协助等候在场的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其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紧急救治。

  经医院全面检查,获救男子身体无明显外伤,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待其意识稍有恢复后,民警耐心沟通,确认其身份为田某生(55岁,灵沼街道人),系因神志不清不慎跌落井底。民警第一时间联系上田某生的家属。当家属赶到医院,看到转危为安的亲人时,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连声道谢。临别前,民警反复叮嘱家属要加强对当事人的日常看护,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类似危险再次发生。

  秋雨虽带来阵阵寒意,但鄠邑公安的平安守护始终温暖在线。从化解田间地头的矛盾纠纷,到风雨中的紧急救援,再到生死关头的奋力施救,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暖心警事,正是"连心警务"的生动实践。鄠邑公安将始终把守护群众安危的责任扛在肩上,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举措、更加温暖的为民行动,持续筑牢平安鄠邑的坚固屏障,用一次次真诚回应和专业服务,谱写新时代警民鱼水情的动人篇章。

编辑 李佳芳

本网概况 | 通知公告 | 投稿专区 | 人才招聘 | 对外联络 | 法律声明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中国法治文化网 zgfzwh.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