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大地的诗意书写——读翟英琴报告文学《大地芳华》作者:张圣炎 大地孕育生命,滋养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翟英琴的报告文学《大地芳华》是对大地的一次深情书写,既有历史的纵深感
2024-11-23
作者:胡岚(新疆铁门关市作协副主席)红柳 古人写柳,姿态万千,“绿柳含烟映日斜”“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江南杨柳绿千条,绾得春愁向空卷”“寒食东风御柳
2024-11-24 09:39:25
作者:马纯红(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分中心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重要改革部署,强调要“解决好人民
2024-11-24 09:39:25
作者:詹福瑞(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随着现代学科体系的细化,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越来越具有鲜明的独立性。虽然一个在于文学理论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一个在于文献的整理与探索,但是我始终强
2024-11-24 09:39:24
作者:徐阿兵(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世间的一切都是为了通往一本书。”中国作家麦家对法国作家马拉美的这句话印象深刻。这句话几乎可视为文学事业的写照。对所有作家而言,正是对生活经验的深
2024-11-24 09:39:24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强国复兴的征程上,要始终坚持“第二个结合”,从中
2024-11-24 09:39:23
经世致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到魅力和精髓。由著名党建专家李洪峰同志编著的《毛泽东用典》,精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和《毛泽东诗词》的用典,共收入词条568条。其中,第三部分《毛泽东诗词》用典
2024-11-24 09:39:23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歌以咏志 星汉灿烂——新时代文学成就展”10月14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据介绍,此次展览旨在全面展示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辉煌成就。
2024-11-24 09:39:23
金色的十月 秋天的浓郁画卷 渐次铺陈开来在这硕果累累的时节北农校园“丰”景如画 美景悄然上新 一起来欣赏金秋好“丰”景 —— 时光酝酿秋之收获 校园里奏
2024-11-24 09:39:23
【光明书话】 作者:庄 建(中华读书报原总编辑)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童年。 何大齐先生的童年是温暖的。他的新作《四合院的孩子》,用入情的文字,富有意趣的图画,重建了一座记忆中的四合院,把这温暖传递给每
2024-11-24 09:39:22
【重温红色经典】 作者:石 佳(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马识途创作的长篇小说《清江壮歌》最初以连载的形式在《四川文学》《成都晚报》上发表,后来《武汉晚报》也开始连载。小说一经连载旋即引起轰动
2024-11-24 09:39:22
沐 浴
湘江北去,宋家洲上,滔滔江水,一望无际,连绵不绝。 鱼翔浅底,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 千里湘江流经宋家洲时,湍急的江水突然间平缓起来了,失去了往日桀骜不驯的野性,渐渐地变得温顺起来了
湘江北去,宋家洲上,滔滔江水,一望无际,连绵不绝。 鱼翔浅底,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 千里湘江流经宋家洲时,湍急的江水突然间平缓起来了,失去了往日桀骜不驯的野性,渐渐地变得温顺起来了
2024-11-24 09:39:21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